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的区别
衢州衢江律师事务所
2025-04-21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法定监护人是监护人的一种特定类型。
法定监护人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监护人。其范围通常由法律明确界定,比如未成年人的父母一般是其法定监护人。当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可按顺序成为法定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其配偶、父母、子女等按顺序为法定监护人。
而监护人的范围更为宽泛,除法定监护人外,还包括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是指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组织,在法定监护人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依法指定的监护人。此外,还有意定监护人,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总之,法定监护人是基于法律直接规定产生,是监护人的基本类型之一,而监护人包含了法定监护人,还涵盖了指定监护人和意定监护人等不同形式。✫✫✫✫✫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关于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的区别的问题,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有一定区别:
1. 定义不同: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法定监护人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的监护人。
2. 产生方式:监护人的产生方式多样,除法定监护外,还有指定监护、遗嘱监护等。法定监护人则是基于法律明确规定,如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按顺序担任法定监护人。
3. 范围:监护人范围更广,包含了法定监护人以及通过其他合法途径确定的监护人。法定监护人则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特定人员范围。
4. 变更程序:监护人变更可能需经相关部门指定等程序,如未成年人监护权变更,可由父母协商,协商不成可请求法院指定。法定监护人在符合法定情形时,按法律规定的顺序变更,一般不能随意变更。✫✫✫✫✫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 监护人范围更广: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除法定监护人外,还包括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等。
2. 法定监护人有明确法律规定:
法定监护人是基于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监护资格的人。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一般是其父母;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依次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
3. 产生方式不同:
监护人的产生方式多样,可依法律规定、法院指定、遗嘱指定、委托等。
法定监护人是由法律直接赋予监护资格,无需其他特别程序,只要符合法定情形即自动成为法定监护人。✫✫✫✫✫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监护人与法定监护人存在明显区别。
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负有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其产生方式多样,可以是法定监护,也可以是指定监护、遗嘱监护等。监护人需全面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起居,管理其财产等。
法定监护人则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监护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当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按顺序担任法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的资格是基于法律明确规定而产生,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和强制性。他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履行对被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其行为受到法律严格规范和约束,必须以维护被监护人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其他形式的监护人相比,法定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由法律明确界定,更为具体和清晰。
法定监护人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监护人。其范围通常由法律明确界定,比如未成年人的父母一般是其法定监护人。当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可按顺序成为法定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其配偶、父母、子女等按顺序为法定监护人。
而监护人的范围更为宽泛,除法定监护人外,还包括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是指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组织,在法定监护人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依法指定的监护人。此外,还有意定监护人,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总之,法定监护人是基于法律直接规定产生,是监护人的基本类型之一,而监护人包含了法定监护人,还涵盖了指定监护人和意定监护人等不同形式。✫✫✫✫✫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关于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的区别的问题,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有一定区别:
1. 定义不同: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法定监护人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的监护人。
2. 产生方式:监护人的产生方式多样,除法定监护外,还有指定监护、遗嘱监护等。法定监护人则是基于法律明确规定,如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按顺序担任法定监护人。
3. 范围:监护人范围更广,包含了法定监护人以及通过其他合法途径确定的监护人。法定监护人则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特定人员范围。
4. 变更程序:监护人变更可能需经相关部门指定等程序,如未成年人监护权变更,可由父母协商,协商不成可请求法院指定。法定监护人在符合法定情形时,按法律规定的顺序变更,一般不能随意变更。✫✫✫✫✫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 监护人范围更广: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除法定监护人外,还包括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等。
2. 法定监护人有明确法律规定:
法定监护人是基于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监护资格的人。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一般是其父母;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依次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
3. 产生方式不同:
监护人的产生方式多样,可依法律规定、法院指定、遗嘱指定、委托等。
法定监护人是由法律直接赋予监护资格,无需其他特别程序,只要符合法定情形即自动成为法定监护人。✫✫✫✫✫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监护人与法定监护人存在明显区别。
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负有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其产生方式多样,可以是法定监护,也可以是指定监护、遗嘱监护等。监护人需全面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起居,管理其财产等。
法定监护人则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监护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当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按顺序担任法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的资格是基于法律明确规定而产生,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和强制性。他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履行对被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其行为受到法律严格规范和约束,必须以维护被监护人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其他形式的监护人相比,法定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由法律明确界定,更为具体和清晰。
上一篇:居间人的权利有哪些?
下一篇:暂无 了